移至主要內容區
選單按鈕

客庄小旅行

:::

小粗坑古道

桃園市 龍潭區
步道起點
原佑福德祠
步道長度
1.5 公里
步行時間
1 小時
海拔高度
277 ~ 467 公尺
難易度
親子 / 大眾
路面狀況
泥土山徑、石階、水泥路
當地天氣
6 ~ 15 °C
降雨機率
10 %
空氣品質AQI
58 普通
日出時間
06:16
日落時間
18:02
步道路線
原佑福德祠 0.9km 休息平台 0.1km 石階陡坡 0.1km 石門山南端登山口 0.4km 石門山南端入口意象

※可雙向進出

※GPX檔案須使用相關APP開啟,如:健行筆記、Hikingbook...等。

路線與周邊景點地圖
小粗坑古道介紹:

小粗坑沿著粗坑溪而上,濃蔭蔽日,鳥鳴清脆,潺潺溪水孕育豐富生態,是一條四季都適合健行的優美古道,小粗坑早期曾為牛車路,在此也寫下許多歷史篇章,值得深度走訪、細細品味。

小粗坑古道360環景影片
旅遊攻略
  • 每年3-5月,步道周邊的油桐花綻放,形成浪漫花景。
  • 每年4-5月夜晚約莫6-9點,能在此遇見螢火蟲紛飛的盛況。
  • 古道溪水充足,擁有極為豐富的蕨類物種及其他臺灣原生植物。
導覽資源
三界爺文化發展協會:
  • 預約方式:電話:+886-3-4992241、+886-922-032173
  • 收費方式:導覽1小時 800元 (安排行程不另外收費)
  • 建議假日1個月前預約,平日2個禮拜前預約。
遊玩小叮嚀
  • 每年4-8月為藍鵲繁殖季,藍鵲具有護雛習性,勿靠近驚擾藍鵲以免遭受攻擊。
  • 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勿將垃圾遺留古道。
  • 古道出入口及路程皆無廁所,登山前可至台灣中油-高原交流道站(桃園市龍潭區龍源路2之20號)或桃園市龍潭區高平社區發展協會(桃園市龍潭區龍源路11號)借用廁所。

話說小粗坑:
原佑福德祠
伯公伯婆

古道的北端入口處,有間伯公廟(原佑福德祠),是附近居民的信仰中心,裡頭不僅供奉客庄常見的伯公,於民國69年改建時,居民訂製了一尊抱有孩兒的伯婆一起供奉,同時供奉伯公伯婆為相當罕見的文化,形成這間廟宇的特色。

潺潺流水

粗坑舊名為「出坑」,客家話指的是流水源頭,當我們走進古道,會發現河流周邊有大量有稜有角的大石,這是在河道上游處才能看見的,先民曾將小粗坑北端空曠區域作為打石場,並利用牛車搬運石塊、農產等物資,往來粗坑、關西、十寮、馬武督地區,古道中較為寬敞好行走的前段路程就屬於過去的牛車道。而在古道途中,也常能遇見藏身在林木盤根中的砌石駁崁,是先民曾在此開墾的生活地景遺跡。

粗坑溪孕育豐富生態

靠近古道,會聽見豐富的鳥鳴迎接我們的到來,清脆的叫聲大多來自臺灣藍鵲、白頭翁;初夏則會有石龍子、蛙類等大量兩棲動物出沒於古道附近;小粗坑擁有豐富水源與良好的環境保育,因此每到4、5月的夜晚,總能在此朝聖螢火紛飛景致,為臺灣賞螢熱點之一。

古道前段常可見臺灣桫欏、筆筒樹,到了中段,鄰近溪水而較為潮濕,有豐富的蕨類及耐陰溼植物。客家先民常利用自然資源,製作日常或農作所需用品,像是山棕就是「蓑衣」主要材料,而山黃麻樹則常被用來製作名為「碌碡」的農耕器具。

豐富生態
豐富的植物物種
筆筒樹
筆筒樹
山棕
山棕
闊葉樓梯草
闊葉樓梯草

建議順遊路線
粗坑窯藝術空間 小粗坑古道(單趟步行時間:1小時) 石門山步道(抵達三角點:20分鐘) 三坑老街
小粗坑古道 (單趟步行時間:1小時) 三坑老街 三坑生態公園 三坑鐵馬道 大平紅橋
老街彩繪牆
順遊景點
三坑老街

三坑老街曾被喻為桃園龍潭第一街,昔日為三坑子河道上最繁華的碼頭之一,有著源源不絕的溪水,而水源就來自小粗坑古道與周邊山谷崖線滲透而下,這裡從興建到發展都與水息息相關,在地居民也善用此優勢,發展出許多智慧的生活方式,像是老街外圍的黑白洗,就是居住於此的婦人洗滌衣物的地方。

三坑老街保留舊有的步廊式建築風格,吸引許多遊客周末到訪參觀,知名國片「大尾鱸鰻」、「愛讓我們在一起」曾在此取景拍攝,老街內也販售許多必吃客家料理,如菜包、艾草粄、牛汶水等。


永福宮&青錢第古宅

永福宮位於三坑老街的中心,建立於1744年,二百餘年來已歷經三次遷移,於1924年遷至三坑現址,廟宇主祀掌管天、地、水三界的三官大帝,因此稱之為「三界爺」或是「天神爺」。過去客家族群的開墾與灌溉都仰賴水,因此三界爺成了客家文化中的重要信仰,桃園就有22座主祀三界爺的廟宇,每年皆會辦理三界爺文化祭,傳承重要的祭祀文化。

而距離三坑老街約200公尺處還有另一處知名景點,名為青錢第古宅,建於1895年甲午戰爭,是一間擁有超過百年以上歷史的三合院建築。青錢第目前屬於私人土地,不對外開放參觀。


三坑生態公園(樟之細路0公里起點)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占地約3.8公頃,除了有湖畔美景與青青草地,還能串聯三坑鐵馬道來趟自行車之旅。而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同時也是樟之細路起始點,公園入口的打卡意象、挑擔細路營造與公園內的裝置藝術等等重塑出了龍潭三坑的昔日風華,這裡是過去茶、米、樟腦、糖等在地產業運輸海外的重要港口,希望透過這些裝置藝術能讓遊客更認識三坑的歷史人文。


大平紅橋

位於小粗坑古道附近,還有一處歷史古蹟-大平紅橋,大平紅橋建於1923年,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此橋以紅磚堆砌而成,並在造橋時以糯米漿、紅糖混入石灰來使橋身穩固,因此也被在地人稱作糯米橋。橋身總長只有十多公尺,卻曾是大平里對外的重要聯絡道。大平紅橋保留完整,擁有典雅復古外觀,近期是社群熱門打卡景點之一,附近更規劃為親水公園,是踏青旅遊的好去處。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小粗坑古道口】
  1. 行駛國道3號南下,於龍潭交流道往龍潭方向下匝道,直行大昌路銜接臺3線往南至臺3乙線左轉,行駛2.1公里至粗坑路右轉,於400公尺後遇岔路,由於小粗坑古道口較為狹窄,建議在此停靠車輛,再取左步行5-10分鐘抵達小粗坑古道入口。若沿著粗坑路一路往前開,則可抵達石門山南端入口意象,此處僅能短暫停靠。
  2. 行駛國道3號北上,可由高原交流道右轉桃68-1,穿越臺3線轉臺3乙線,行駛2.1公里至粗坑路右轉,之後相同。
  3. 若由臺3線前往,不論南下或北上,於53.9k轉臺3乙線,行駛2.1公里至粗坑路右轉,之後相同。
大眾運輸
【小粗坑古道口】

從龍潭站或龍潭區公所搭樂活公車L727、L728至十股站下車,由臺3線往北向走750公尺後右轉粗坑路,400公尺後岔路取左並走到路底即為小粗坑古道口。

最後更新日期:2024-11-27
周邊資訊
返回頁面頂端 智慧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