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冷圳創建於昭和3年(1928),原專為灌溉台灣總督府大南庄蔗苗養成所蔗苗繁殖場而設,光復後改為農林廳種苗場。日本政府在昭和2年(1927)開始有灌溉設施之想法,並獲得當時議會通過花費日幣145萬餘圓之預算,於昭和3年(1928)12月開工,昭和7年(1932年)5月完工,施工時間為3年6個月,總計工程費為104萬圓,並於9月完成通水試驗,10月14日舉行通水儀式。在儀式中由台灣總督府殖產局長殖田殖局先生,將大南庄蔗苗養成所工事導水路命名為「白冷圳」。
導水路長 16.5 公里, 全線圳路設於山腰竣坡處,除明渠外,主要構造物有隧座 22 座、渡槽14庫及3座倒虹吸工,其中一座倒虹吸工長度346 公尺,管徑 1.2公尺跨越山谷,為巨大水利工程。
921地震後,因圳路受損,農田水利會興修新水管於旁(漆藍色),形成新舊並列景況。因係將虹型管倒置,管型與虹吸管原理恰恰相反,而慣稱為倒虹吸管。
倒虹吸管係以連通管原理設計而成,漆成綠色的鋼製圓管延著山坡攀附,工程艱難度不可言喻,美麗壯觀的二號倒虹吸管為全遠東最大的倒虹吸管,民國90年獲選為全國百景第26名。
服務設施
步道
交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