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位於台中市和平區,主峰海拔2366公尺,約為八千台尺,因而得名「八仙」,區內森林蒼翠,氣候清爽宜人,十文溪與佳保溪匯流其間,溪水源自深山森林,水質清澈,溪中大小岩石遍佈,處處潺流。自然生態資源豐富且昔日為台灣三大林場之一,擁有濃郁的林業人文風情,是您假日休閒體驗大自然最佳的去處!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境內,海拔介於700至2,938公尺間,八仙山、馬崙山等皆位於境內。而八仙山森林遊樂區地處佳保溪匯入十文溪處的沖積台地(佳保台)上,二溪的水質清澈潔淨,水量充沛。十文溪溪谷壯麗,風光優美,溪中怪石嶙峋,白淨、灰綠的巨岩呈現不規則羅列,倘佯其間,塵俗頓然拋諸腦後。碧藍的溪水流經巨岩,激起白色浪花,夾岸翠綠的森林,質樸純淨,令人有遺世獨立之感。
八仙山的開發肇始於雲霧中珍貴的檜木林。1911年,日人因八仙山標高將近八千日尺(7,998日尺,約為2,410公尺),原擬名「八千山」,之後才以較典雅的「八仙山」名之。但是整體的開發則是始於1914年,當時由日本總督府殖產局指示阿里山作業所先行進行調查測量,以開發林區中的檜木、香杉、鐵杉等為主要的目標,計畫伐區總面積約14,600公頃,包含八仙山、白姑大山等地區。
次年,總督府之下設營林局,從此八仙山林業之經營遂脫離阿里山作業所,而改隸於營林局。並從豐原鋪設森林鐵路進入八仙山區。在伐木盛期,曾有眾多伐木工人居住此地,並在佳保台興建學校、招待所、辦公廳、神社等,儼然就是一個小型的社區。
昔日八仙山林場與阿里山、太平山並列為台灣三大林場之一,台灣光復後,則改制為八仙山林場,繼續進行林業經營。八O年代全面停止伐木後,八仙山林區才開始朝向休閒觀光發展,因而設置森林遊樂區。而國小、神社都在地震以及歲月的流逝中失去了蹤影,八仙山通往豐原的森林鐵路也因為崩塌以及年久失修等眾多的因素下逐漸消失,成為當地居民的歷史回憶。
大自然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演替,每年台灣都會遭遇颱風,地震等天災的洗禮這是台灣生態系循環不斷的宿命,也是造成台灣生物多樣性與豐富化的機制。在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仔細的觀察,便能深深領略其中的奧妙,這也是大自然給予台灣子民們一個最深刻的禮物。(本文選自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 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