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選單按鈕

客庄小旅行

:::

新竹橫山│內灣好吃好玩,一日遊推薦路線

旅遊天數 :
1日遊
旅遊區城 :
新竹縣
適合對象 :
大眾、家庭親子、樂齡銀髮族、情侶夫妻檔、三五揪好友、背包客
行程類型 :
交通類型 :
價格 0/人

※實際遊程內容及價格請依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一週天氣
6/7 (三)
26 ~ 32 °C
6/8 (四)
27 ~ 32 °C
6/9 (五)
27 ~ 32 °C
6/10 (六)
26 ~ 31 °C
6/11 (日)
26 ~ 31 °C
6/12 (一)
26 ~ 30 °C
6/13 (二)
25 ~ 31 °C
請左右移動看更多
新竹橫山|內灣好吃好玩,深度一日遊推薦路線
新竹橫山(照片來源:@chien_lan)
▲照片來源:@chien_lan
前言

群山環繞的「內灣」距離新竹市開車僅需30分鐘、搭火車也僅需1小時,是旅人們來到新竹旅遊的首選景點。來到內灣除了漫遊「內灣老街」、「內灣吊橋」等知名景點外,若是再深入了解在地獨有的客家美食,以及擁有在地故事的文化古蹟等,相信您能更加體會內灣之美,今天就隨著我們的腳步,來趟內灣客家小鎮之旅吧!


新竹橫山鄉-內灣

位在新竹縣橫山鄉的「內灣」,居民皆以客家人為主,是個標準的客家山城,而地名「內灣」正是描述「油羅溪」流經此地所呈現恰似新月形的地貌有關。

「內灣」最早發展於清朝時期的樟樹樟腦,而臺鐵內灣支線的落成則源自於日治時期日人採礦需求所興建,並於臺灣光復後,內灣進入繁榮的黃金歲月,此時戲院、茶室等產業也隨之蓬勃。隨後雖曾因煤礦、林業產業的沒落而蕭條,但於2001年商圈的成立後,內灣觀光再度進入另一波高潮。

至今「內灣」仍處交通要塞,往上可抵達尖石山區,如薰衣草森林、司馬庫斯等著名景點,同時也是著作《阿三哥與大嬸婆》、《機器人與阿金》等經典漫畫作者劉興欽的故鄉,隨著時代發展,在客家人文、自然、歷史等元素上注入新生命後的內灣,更值得旅人們深入細細品味。


內灣一日遊|推薦遊玩路線

合興車站(涵花小集)→內灣愛情故事館→櫻木花道咖啡→好客好品希望工場→內灣老街→內灣親水公園→大山北月


內灣一日遊|好吃推薦
內灣茶堂

位在內灣老街上的「內灣茶堂」在地經營已20餘年,古色古香的外觀及木頭餐桌椅的環境,一坐下就能感受到逃離都市般的清幽,配上隨餐招待的客家擂茶、東方美人茶,不難感受到客家人濃濃的好客熱情。

「內灣茶堂」專賣客家料理、客家小吃及客家擂茶,老闆是道地的客家人,主廚也是一路跟隨老闆到現在,成為不折不扣的客家師傅。店內料理從平價銅板小吃,如經典的「客家湯圓」、「客家粄條」,到三五好友可共享的「客家小炒」、「薑絲大腸」等菜色俱全,口味上也優化了以往客家菜的重鹹口味,成為耐人尋味的現代客家菜。

詹阿姨野薑花粽

內灣老街上必吃的「野薑花粽」擁有獨特的香氣,是無論在地人或旅客都難以抗拒的經典客家美食,其中低調藏身在內灣老街上的「詹阿姨野薑花粽」可說是隱藏版創始老店,從內灣吊橋第一家野薑花粽起家至今,每一顆粽子依然出自隱身幕後的純客家人詹阿姨之手,全店只憑一種經典口味,配上熱情好客的媳婦當活招牌,在地屹立不搖飄香近25年。

嚴選「竹東市場」的黑豬肉夾心瘦肉、司馬庫斯椴木香菇、自家醃菜脯、以及濁水溪高鈣米,就連野薑花都出自於自家「野薑花露營區」,不僅用料講究,醬油等調味料也都選用特選品,秉持即使高成本也要依循傳統的精神,也難怪敢打出「保證內灣最好吃!」的自信口號。

牡丹黑糖糕
牡丹黑糖糕商行
▲照片來源:台灣客家等路大街

內灣老街上的指標店家之一「牡丹黑糖糕」是不少朋友來此必買的伴手禮之一,醒目的紫色外表看似一般的糕餅小舖,但這邊的黑糖糕及麻糬可是曾獲得「客家委員會」的認證。使用新鮮蓬萊米及純正黑糖為原料,儘管從原料到成品需經複雜的製程及耗時的作工,但老闆堅持「勤快」兩個字傳承當時祖母的技藝。

「牡丹黑糖糕」前後已開業約30年,而最原始的「黑糖糕」其實是當初祖母專為遠赴而來給祖父看病的病患們所準備的精緻點心之一,儘管老一輩已不在,但這份溫暖的好客之道依然在內灣老街持續發熱,因此儘管是平日,這項有溫度的美味常常在下午就會銷售一空,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內灣一日遊|好買推薦
涵花小集

走訪合興車站時一定會看到這家夢幻的「涵花小集」,專賣乾燥花的老闆是在地新竹人,憑著逛街時產生的靈感,一步步自學配合本身獨特的美感,累積市集的經驗起家,至今「涵花小集」不靠宣傳廣告,擁有眾多因口碑而回流的顧客,同時也因為沒有過多的商業化,價位也相對樸實,就連小學生也愛上她的可愛。

乾燥花與鮮花一樣,每一款都獨一無二無法複製,但透過乾燥技術更能延長綻放姿態,對於重視生活品質的您,乾燥花不僅可用來裝飾生活、增加儀式感,甚至是送禮都能讓對方感受到高雅氣息。

福安穀物磨坊

隨著養生意識提升,越來越多人漸漸拋棄高油、高熱量的餐點,進而選擇以穀物作為代餐。這家位在繁華內灣老街上卻異常低調的「福安穀物磨坊」,就是以自身需求為契機而投入研發,店裡數十種的穀物粉從原料、烘焙及研磨等過程皆出於自家之手,顧客現點現磨,從豆子到粉狀全程公開透明,不添加任何糖粉,贏得一群死忠粉絲信賴。

其中,可以一次喝得到26種穀物的「精力湯」是獨家研發調製的秘密武器,不僅外面喝不到,也是接受度最高的店內人氣王,另外如「芝麻粉」、「杏仁粉」等,也都只要依喜好加入牛奶、豆漿、蜂蜜等,既簡單又可獲取高養分的早餐就此完成,注重健康取向的您相信也能一試成主顧。

麻衣裳

「麻衣裳」這簡單明瞭卻帶點高貴氣息的店名,是因為對麻製服飾長期的喜好,而共同投入的服飾工藝。選在內灣老街的「麻衣裳」原本看準內灣強烈的集客優勢而設店,雖因疫情關係少了國際客群,但堅持採用70%以上的日本的布料、有自家設計師操刀並少量生產、且配合定期上新款,保有其產品獨特性,一開店就與市場做出區隔,不僅贏獲了不少文化人、茶道人的青睞,且「麻」屬於天然植物抗過敏,對於皮膚敏感的族群也是一大福音。

在店家重複性高的內灣老街上,「麻衣裳」可說是「內灣唯一一家」且「每次來都不一樣」的新興之星。旅遊內灣老街時,不妨進店感受一下麻製品獨特的顯色與慵懶之美,每款、每色都是獨一無二,討厭撞衫的您可從麻圍巾、帽子及首飾等入門款嘗試,慢慢體會「麻衣裳」的特殊情懷。


內灣一日遊|好玩推薦
好客好品希望工場

儘管「好客好品希望工場」已經是來內灣的人氣景點之一,但因位置、格局像是秘密遊戲基地般,對不少初次到訪的旅人來說,還是個內灣小秘境,不禁讚嘆「原來內灣還有這樣的地方」。

來這賞鐵道、喝咖啡、拍美照是大部分旅人必做的事,但其實出自於在地二度就業媽媽之手的文創商品-手作DIY絹印布包才是「好客好品」的創立初衷。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獨特懷舊的空間前身為臺鐵員工老宿舍,格局幾乎完整地被保存了下來,也曾因進駐在地漫畫家劉興欽作品的漫畫展後,由原本負責營運的文化協會接手,持續發揚在地文創文化,才輾轉造就了這處隱身鬧區的「好客好品」。

孩童有專屬的遊樂空間、年輕人可在老宿舍拍照喝下午茶、甚至當時的站長與其高齡母親也常回到這回憶當年。若有時間來內灣深度遊的話,不妨點上一杯由烏龍茶枝沖泡的「硬頸茶」(象徵客家人勤儉美德),再來一份手工客家麻糬,透過工作人員的解說,慢慢體會這座歷史、文化、創意的對話空間。

大山北月

距離內灣老街不到20分鐘的車程,有一家由森林小學「豐鄉國小」所改建的森林文創園區「大山北月」。「大山北月」正是豐鄉村別名「大山背」的拆解,保留了原始小學純樸的元素,並融合當地農民食材,打造成絕無僅有的食堂餐廳。園方也將曾就讀於此的在地漫畫家「劉興欽」老師的作品在園內重現,此外隨著季節不同,在這亦可賞桐、賞櫻,是深度一日遊的絕佳路線,但這一切誰也沒想到原本只是老闆在求學階段時的學術作業,如今竟成功實現為統合在地資源的深耕事業。

專攻企管的老闆與擅長藝術的老闆娘,雖然兩人都不是在地人,但看見少子化、偏鄉人口外移等現象,決定投入整合當地豐富的資源,長期與在地農民、產業等共同參與溝通,為了就是想呈現內灣原始樸實的一面,讓到訪內灣的旅人可以慢下腳步而不只是走馬看花。客家不只是名稱,而是一種愛物惜物的精神,來到這小學空間裡,逛逛農民市集、享受在地食材料理、漫步景觀隨季節替換的步道,過程中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得到「最單純的幸福」。

內灣親水公園

逛完人聲鼎沸的內灣老街後,我們將腳步延伸至不遠處的「內灣親水公園」,這裡是一般遊客比較少接近的小生態秘境,因位於「東窩溪螢火蟲生態園區」下方,不但夏季有機會看到零星螢火蟲, 秋冬時,亦可欣賞數十棵落羽松將園區染紅的美景。

「內灣親水公園」原規劃為生態及治洪之用,但園區卻不乏各項元素,包含融合了在地知名漫畫家劉興欽的裝置藝術、使用廢棄輪胎製成的遊樂區地墊、資源回收物做成的縮小版內灣戲院及內灣車站等,充分展現環保與在地客家精神,另一方面,園區裡還有一株近200年歷史的銀樺樹也值得旅人探訪,此外因距離內灣支線鐵道僅隔一條馬路的距離,火車迷更別忘了捕捉火車劃過山頭的景色。


內灣一日遊|文青推薦
最初咖啡

漫步在內灣老街上,不知道大家是否曾注意到這鬧中取靜的愜意空間呢?座落在老街中央的「最初咖啡」原本是老一輩所留下來的古宅,經過年輕老闆設計改造後,搖身一變成為老街上最適合打卡及享用下午茶的落腳處。

對於咖啡、甜點抱持著濃厚興趣的年輕老闆,從門外漢一路品嘗、自學,最終做出令外地饕客特地遠赴而來也要嘗到的夢幻級甜點,點個海鹽焦糖千層蛋糕、烏龍茶生乳酪再配上經典的拿鐵咖啡以及自家熬煮的鳳梨冰茶等,不難從餐點及環境中感受到有如店名「最初」般的那種回家幸福感。

櫻木花道咖啡

在山林圍繞的內灣,選一間可歇腳的景觀咖啡廳已不是難事,但說到內灣景觀咖啡廳始祖,就不得不提這家位於「內灣吊橋」另一端的「櫻木花道咖啡」,一看外表有如舊屋改建,但其實一磚一瓦多為河床石材及鐵軌枕木就地取材而來,設計更全出自於本是藝術家的老闆之手。

即使到訪過多次內灣的朋友,也不見得有來過這家有如矗立在森林深處的薑餅屋,紅色屋瓦配上石塊堆疊起來的歐風森林建築,最初作為藝術創作工作室之用,並與眾多藝術家交流於此,但伴隨櫻花樹及樟樹的鄉間小屋景觀之優美,不久便漸漸吸引旅人目光,進而轉型成咖啡廳。內灣一日遊行程中必定要排一刻下午茶,來份拿鐵咖啡、蜂蜜鬆餅及義大利麵等,好好享受「當咖啡遇上芬多精」的藝術人文薰陶。

最後更新日期:2023-03-15
返回頁面頂端 智慧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