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選單按鈕

客庄小旅行

:::

客庄好食

豐碩又好食,客家美食大口掃

對實際的客家人來說,吃飯的重點在於溫飽與其營養價值,食材盡量就地取材,多山菜少海產,烹飪手法也以蒸、燉、煲為主,保留食物的原味。而「鹹、香、肥」是客家菜的重點,除了能刺激食慾更能補充大量勞動後所需的鹽分。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客家人的飲食文化與族群特性息息相關,不僅反映出客家人勤儉與刻苦耐勞的精神,也孕育出了客家菜獨有的魅力。

經典好客菜

「四炆四炒」是公認的客家菜餚代表作,除了鹹香下飯、易保存,也充分利用各種食材絕不浪費,分別為酸菜炆豬肚、炆爌肉、排骨炆菜頭、肥湯炆筍乾,以及客家小炒、薑絲炒大腸、鴨血炒韭菜和豬肺黃梨炒木耳,這8道料理不僅是客家人的宴客菜色,也是去客家菜館經典必吃的好味道。

※本頁僅以四炆四炒中較常見的菜餚做介紹

酸菜炆豬肚
酸菜炆豬肚

客家人將酸菜與內臟同煮,讓酸菜的酸味去中和豬肚的油膩與腥味,兩者一拍即合,而長時間的燜煮使豬肚變的軟嫩,與爽脆的酸菜帶來豐富的口感,是一道甘醇順口的經典湯品。

炆爌肉
炆爌肉

又稱「客家封肉」,挑選肥瘦適中的豬五花,搭配醬油、米酒等調料,以小火長時間一起燉煮,等到食材吸收了醬汁的鮮香,筷子可以輕易穿透,一道入口即化、鹹香下飯的炆爌肉就可以上桌了。

客家小炒
客家小炒

這道客家名菜是將五花豬肉,魷魚乾、豆干切成條後以大火熱炒而成,食材本身的味道配上辣椒、蔥段、芹菜等辛香料,讓這道菜口味豐富又獨特,拿來當下酒菜是再適合不過。

薑絲炒大腸
薑絲炒大腸

客家人將酸菜與內臟同煮,讓酸菜的酸味去中和豬肚的油膩與腥味,兩者一拍即合,而長時間的燜煮使豬肚變的軟嫩,與爽脆的酸菜帶來豐富的口感,是一道甘醇順口的經典湯品。

鴨血炒韭菜
鴨血炒韭菜

鴨血與韭菜是很常見又便宜的食材,將兩者以油鍋快炒後,加入基本的鹽、醬油、米酒等調味料,成為顏色鮮明,口感豐富的客家四炒之一,簡單卻不失美味。

客家粄食軟Q彈

客家人是農業社會,種植稻米維生,以米為主食,除了直接吃米飯以外,也會將米加水磨成漿後製成各式各樣的米食,稱為「粄」。以糯米或在來米製作的粄類,有各種鹹甜口味,製作時需要蒸的熟透,才能耐保存,不僅能夠帶來飽足感,也方便工作外出時攜帶,可見粄食在客家飲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時令節慶吃粄食

客家人是非常敬天崇祖的民族,在物資缺乏的年代,特別加工製作的「粄」除了能當日常小點心以外,也是各種歲時節令中最主要的祭祀食品,透過粄食來祈求神明與祖先的保祐。然而客家粄食之多,在不同節日要供奉什麼粄可是有習俗的,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春節

甜粄、發粄、紅豆粄、蘿葡粄、客家菜包

元宵

粄圓、客家菜包

清明

艾粄、發粄

喜慶

糍粑、紅粄

日常

粄條、水粄、米篩目、牛汶水

米篩目
米篩目

米篩目就是俗稱的「米苔目」,滑溜軟Q的口感,讓人稀哩呼嚕的一口接著一口。米篩目不管做成甜的或鹹的都很適合,加入糖水、剉冰,甜的米篩目涼爽消暑,配上肉燥、油蔥,鹹的米篩目鹹香美味。

客家菜包
客家菜包

將蘿蔔絲、香菇、油蔥、乾蝦皮等內餡炒過後,用糯米外皮包裹,即成一顆餡料豐富的菜包。由於外形像豬籠,因此又稱「豬籠粄」,是每逢過年過節必備的美味,用來祭祖敬天,祈求平安、吉利、好彩頭。

粄條
粄條

粄條也稱作「面帕粄」,是具代表性的客家米食,吃起來滑順扎實,很有飽足感。不管是加入高湯與韭菜、豆芽同煮的滾燙湯粄條,還是和油蔥酥、蝦米一同快炒的乾爽乾粄條,都是美味又常見的粄條吃法。

艾粄
艾粄

綠色的艾粄是用艾草混合粄粞製成,如果使用不同的青草植物,則會有不同的名稱,用苧麻葉做的叫「苧麻粄」,若用狗貼耳草則叫「狗貼耳粄」。傳統客家人認為在即將進入夏暑的清明時節食用艾粄,具有祛濕排毒、補氣保健之功效。

紅粄
紅粄

紅通通的紅粄充滿喜氣的感覺,上頭印上的龜甲花紋則象徵著吉祥長壽,內餡通常包著甜膩的紅豆泥,是客家人在婚禮、新添男丁,或是祝壽等喜慶時會出現的米食祭品。除了向神明祈求幸福圓滿外,也將喜悅分享給親朋好友。

糍粑
糍粑

客家人的「糍粑」,也就是麻糬,是用杵臼搥打糯米,將其打出黏性而成,口感香軟可口。和一般麻糬不一樣的是,客家糍粑是沾裹著花生糖粉吃,而非將餡料包在裡面,由於原料簡單,作法容易,是日常或是宴客場合上常出現的傳統小點。

牛汶水
牛汶水

牛汶水是傳統客家族群耕田休息時所吃的點心,因為外型好似水牛泡在水中,而得此名。雖然是糍粑的一種,但因做法與吃法不同而比糍粑更Q,冷卻後不但不會硬掉,口感反而更好。可以沾著黑糖薑汁、花生、芝麻等等一起吃,風味絕佳。

勤儉醃製文化

勤儉不浪費是客家族群的生活習性,因為早期生活貧困,為了讓一整年都有食物可以吃,因而發展出醃、曬、麴等保存食物的方法;也因為農業耕作的辛勞,客家人在料理上也會善用醃製物入菜,除了增加風味更可補充流失的鹽分與維持體力,因此醃製食物是客家人很重要的生活智慧。

蔬菜
蔬菜

由於蔬菜有固定的收成期,想要天天有菜吃就更需要加以醃製保存。將蔬菜收成後,曝曬於大太陽下,然後加入鹽製成醃製品,是最常見的保存方法,依照乾燥程度、蔬菜種類、加工手法的不同,客家人的醃製美食十分多樣,例如鹹菜、梅干菜、蘿蔔乾、醬蘿蔔、高麗菜乾、筍乾、豆腐乳等等。

肉品
肉品

在貧窮困頓的年代,客家人只有在節慶宴客時才會有大魚大肉可吃,通常客家人會採「封」和「麴」的方式來料理肉類,這兩種方式可以讓肉類保存更久,避免一餐沒吃完會浪費。所謂的「封」是將肉類密封在容器內,慢火煮到熟爛,而「麴」則是以紅麴菌來醃肉,有別於一般醃製的單純鹹味,更增添一種淡雅酒香。

/ 照片來源:新竹縣政府提供
客家特色商品專區

看完上面的介紹,是不是想立刻品嘗最道地的客家美食呢?客家特色商品專區網羅全臺客家精品特產,糕點、果乾、茶葉、米食、醃製物等等,只要動動手指,美味輕鬆上桌!

更多客家魅力
最後更新日期:2024-03-06
返回頁面頂端 智慧客服